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讯息>>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智慧课堂融科技 文学经典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楚周莲

3.jpg

  为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新路径,10月15日,兰陵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合班教室开展教学研讨,全体语文教师共同观摩了六年级张梦影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一课。本节课堂以“探寻鲁迅笔下的童年”为主线,巧妙融合现代技术,呈现了一节兼具文学韵味与创新活力的高年级语文课。

  课堂伊始,张老师以“邂逅鲁迅”的情境导入,通过辨识其典型外貌与名家评述,引导学生建构认知。随后,她创造性提出“拍摄鲁迅童年记忆”的核心任务,将学生带入“剧组”情境,瞬间点燃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中的三大活动板块设计精妙,层层递进。在“编剧创戏”环节,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并借助AI工具自主解决“装弶”“秕谷”等陌生词的困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导演说戏”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品析“瓜地刺猹”的描写,在对比阅读中感受文学语言的画面与感染力。

  尤为亮眼的是AI技术在课堂关键节点的有机融入。在分角色朗读时,学生使用“豆包”AI进行即时评分与反馈,使朗读指导更具针对性与趣味性。在“演员试镜”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提炼闰土的外貌特征,并利用AI图像生成技术,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可视形象。此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了鲁迅刻画人物的精妙笔法。

  整堂课,学生在“编剧、导演、演员”的角色体验中,主动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析和人物的感悟。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在技术与文学的交融中有效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课后研讨中,教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程不仅是成功的教学实践,更为我校推进AI与课堂融合提供了宝贵范例。它生动展现了如何通过情境创设与技术赋能,让经典课文焕发新的生机,是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益探索,更是迈向未来智慧课堂的坚实一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教师论坛 青师成长营 班级网站
    装备管理 一周菜谱 市基础教育
    教育督导网 课表查询 设备报修

    主办单位:常州市兰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237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