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相约 |  | |
|
|
|
发布时间:2016-05-27
点击次数:
录入者:陈云芬
来源:
|
有感于《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闲暇之余读了《跟随佐藤学做教育》,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书的作者——佐藤学,他是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数十年来,潜心研究,直面学校的各种弊端,锐意改革,在创建“学习共同体”方面卓有建树。这本书中有些内容对我促动很大,让我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中提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是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而设定高水准的教学内容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关键在于,指导差生向同学提出“哎,这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因为,越是不懂的学生越不想寻求帮助。因此,必须对差生作出如何向同学请教的引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比较关注优生,而忽略差生。即使课堂上有分组教学,往往也是流于形式,正确的说法是不懂得如何让他们实现共同合作学习。就算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往往是让懂的学生去教不懂的学生。在这种课堂中,“合作学习”是没办法形成的。
佐藤学强调“合作学习”是借助互学关系形成的 ,而互学关系是一种很有趣的“若无其事的优势”关系。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人刻意地想展示自己比别人强,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别人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因此,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多说这样一句话:“不懂的学生不要老是一个人思考,可以问问邻坐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询问同学之前,老是频频向老师发问。这时,面对这种情形,我们不应该直接对这个学生作出回答,而是必须要求他问问旁边的同学,让小组里的同学之间展开互动。要让学生养成先同邻座的同学商量,如果解决不了再问老师的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一碰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懂的学生的一提问,便马上会作出回答,这样做,只会妨碍学生的“合作学习”。
佐藤学先生描述的“合作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助的姿态。这让我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是我们教师应该着手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学习”。书中以理论加实践很好的阐述了当今课堂教学由“同步教学”向“合作学习”推进,进行着一场“宁静的革命”。
这本书,真的很值得我们细心品味……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