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陆川
感知“乒乓”背后的历史
———— 记常州市兰陵小学的一次升旗仪式
5月23日,时值春末夏初。昨日下了一天雨,这天上午,雨停转阴,室外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这是五月的第四个星期一,兰陵小学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按时在校中心广场举行,以“乒乓背后的历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由该校五(5)班学生主持。
常州市兰陵小学是以乒乓为特色的天宁区的一所普通小学,该校“以乒乓特色建校、以国球精神育人”。近十多年来,他们秉持“恒”之校训和“敏知善行”之校风,全校师生在素质教育、“全课程”和信息技术“微作文教学”等领域走在了教学改革前列,教育教学及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五月中旬,由乒乓技能运动衍生出的集体育、文艺、设计、手工和游戏等一体化的各种与乒乓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上周开始的校第十四届乒乓节各项游戏活动,将本届乒乓节推向了高潮。而这次举行的寓教于乐的“乒乓背后的历史”为主旨的由五(5)班学生主持的“国旗下演讲”,以真实生动的故事和流畅而形象的语言,借助时空概念和想象力,更将全校师生的思路,迅即带入了现在的年轻人和青少年学生普遍不知道的44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曾轰动世界的“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
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锦标赛时,一天,中国运动员正准备乘车从宾馆前往赛场赛,一个名叫科恩的19岁美国运动员匆忙中误上了中国队的大巴。当时中美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场景,我国乒乓名将庄则栋,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意识驱动下,大胆上前与科恩握手和交谈。到达赛场下车时,庄则栋还送给科恩一块杭州织锦做纪念。这一情景迅速被在场的外国媒体记者拍下来,并以“中美接近”为题发出了一则当年轰动世界的大新闻。这就是“小球推动大球”历史的发端。当年毛泽东主席看到这则新闻时,还称赞庄则栋“不但会打乒乓,还会搞点外交。”
乒乓运动是中美两国人民都很注重的一项体育运动。中美两国最高领导当年正是基于两国乒乓队员接触时所自然产生的感情和友谊,结合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迅即感知并预见到结束两国对立关系的时机已到。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先安排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再与秘密到访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博士会谈,进而很快达成中方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协议。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当尼克松走下飞机旋梯时,早早伸出手与我国总理周恩来实现了“跨越大洋的一次握手”。当年这一幕曾轰动世界。这一源于小小乒乓球却充分表现了伟人毛泽东透过小球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哲学智慧,促成了中美两个大国关系走向了正常化。这就我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乒乓外交”,也是小小乒乓球背后曾推动中美两国建交历史的深层含义!这小球背后的精彩历史深深吸引了该校前排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这天听得似乎比哪次升旗仪式都专注、都认真!
兰陵小学校风中“敏知善行”四字,看似简单,其意则深刻,它既有敏锐地感知万事万物的内涵,又兼有善于行动,做到“知行合一”之意。有感知头脑的人,一看到小小乒乓或听过有关的历史故事,就能立即感知到它背后丰富的历史及深刻的内涵。这也证明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若能学会用感知的方法去学习和思考,我们眼观和耳听背后就能触发出许多记忆和复杂思维。兰小五(5)班的一批学生,在班主任用感知潜能学习法指导训练下,仅一年多时间,许多同学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或进步。因此,他们这次才能自主流畅地引领着全校师生来一次在饱尝“乒乓”运动快乐的同时,感知思维跨时空、回顾感受一段“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精彩历史的思想之旅的乐趣,完成一次有别于往常国旗下的生动演讲。
升旗仪式后,该校二十余名优秀小选手兴高采烈地上台接受校领导颁发的近期参加省、市各级乒乓大赛获一、二等奖的奖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