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面的春风相伴着霏霏春雨,4月26日下午,兰陵小学五年级的两堂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课及研讨活动在该校举行。按先听课、后研讨惯例,参加研讨活动的教师先听了两堂五年级备课组组织的教学内容相同但课型、教风各异的语文课。
兰陵小学近年来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方针,为突显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以围绕教师“教”和学生“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语文课堂转型目标。坚持各年级组每月开展一至两次的研讨课活动。持续几年的研究探索实践,积累总结了许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经验,学生语文整体素养有了较显著的提高。当天的两堂语文课,在两位中、青年教师的精心施教下,不仅改变了以前“满堂灌”或“满堂问”,教者牵得多、学生主动学少的主体地位缺失的状况,还让参加活动的教师们看到了课堂教者亲切自然的教态、灵活多样的激趣导入,行课中循循善诱、适时的点拨鼓励等,教师教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学生满是兴趣、各有学法的自主学、主动学、合作学方式的凸显,让两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展现在全校语文老师面前。
当日所上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反映的是1935年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卓绝的过草地途中,发生在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将军身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对这段距今已八十多年的真实历史,当今的学生虽普遍较陌生,但,当课堂上长征路线图、毛泽东夸“彭大将军”诗等图片资料出示后,配上教师的几句谈话激趣,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了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再借助去年起探索的“任务单”讨论的引领,学生逐步掌握了主动查字典、圈画批注、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解析词义等方法,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学生运用多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红军艰难过草地的情境之中。不管是人到中年的马红月老师所上的自读思考、自主感悟,小组汇报交流、生生互动评价以及分角色感情朗读、用小标题概括段意等注重基础、扎实有效的第一教时,还是青年教师徐佳突出重点、问题引领、讨论分析,启发思考,想象练说等富有深度、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第二教时,都让大家目睹了两堂课处处呈现教师指导有方、适时启发,不仅重视学生语文字词句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听说读写能力、解词析句等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还都注重了学生思维理解、分析概括、特别是即时想象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法习惯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积极表达、主动交流,课堂不时显现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良好教学局面。
听课临近尾声时,教与学活动达到了高潮。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徐佳老师提出“彭德怀为什么三次下令要杀大黑骡子”这个问题时,学生在前面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文章字里行间不仅领悟到红军长征途经草地时,彭德怀所率的殿后部队已断粮多日,面对沿途所见许多因饥饿而牺牲的战友尸体,彭德怀为保住更多红军战士的生命,不得不下令杀大黑骡子,同时学生还借助时间空间的概念和想象力,马上感知到了当时当景主人翁心中的诸多无奈和感伤;当屏幕上出示“枪声响了,彭德怀缓缓摘帽”一节,老师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文中省略号所包含的彼时彼刻“彭将军会想什么或说什么”写下来时,给予学生三分钟的即兴思考,后来被指名站起来说的同学,他们借助大脑潜藏着的形象思维能力,快速准确地揣摩出了彭德怀当时复杂而矛盾的内心,还能用各自不同、富有个性且流畅的语句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彭将军杀骡后可能会说的话语,这使得下课后几位听课的老师都禁不住纷纷赞叹!
听完课的评课活动,在五年级语文组郭爱民老师的主持下进行。这两堂语文课尽管上得都很成功,但两位开课老师在谈自己课前教学预设时都不约而同地对行课中存在的不足做了很客观的反思。陆川、王妍蓉、王辉老师等对这两堂课,各自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褒奖教者教学方式灵活转型,更明显看出学生在老师引导鼓励下学习方式的全方位转变进而语文能力素养显著提高等意见和建议。每次都应邀参加指导兰小语文教研活动的原市教研室张七中老师在肯定两位开课老师教学行为方式有效转型、学生学习方式切实转变的同时,就培养语感、分工汇报、整合提问、谋篇布局、学会探究等更高的目标上推进今后的课改,提出了更具价值的努力探索方向。
兰陵小学师生们近两年辛勤播下的语文课堂转型的课改种子,今春在春阳春风春雨伴随和滋润下,已开始像春雨之后的树苗正生着根、发着芽、生长着!在未来的岁月中它一定会茁壮成长、成材、成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