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学习任务单,促课堂转型
——记兰陵小组2015年大组教研
当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当我们开始强调“内涵发展”,我们应该直接聚焦课堂,迎接课堂转型挑战。课堂教学转型是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没有课堂的转变,学校教育的效果可能南辕北辙。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课堂转型的研究,想通过“任务单引领共同体学习的实践研究”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两个学期以来,我们先从数字化实验课中尝试,现在逐渐拓展到各个学科的教学。
今天的大组教研采用了看课例、谈想法以及活动前的任务单形式,让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智慧的分享和思维的碰撞。
首先是数学组的张春玲老师和大家谈了一节数学课的案例。这节数学课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四个任务单,让学生学有所获,乐于分享。而这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板块的整洁,课中两个合作任务达成目标,而且,在课前、课后的延伸,用孩子喜欢的任务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和研究热情。同时蒋校长也希望数学组对其他课型能有所探索。
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看了六年级第四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这一单元共有三篇课文,按常规教学至少需要六课时。但是六年级的蒋琳老师、丁贤琴老师和徐佳老师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三堂课通过三个不同任务单推进教学,基本完成了本单元除了练习和习作外的教学目标。虽然还存在改进之处,但这已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最后,王妍蓉老师向我们大家介绍课她的微作文教学。王老师既向我们介绍了任务设计的起点、资源意识和使用的路径,还将自己的一些实践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王妍蓉老师在微作文领域一直在做着大胆的尝试,用新的理念和自己的创造带着孩子学习、生活。王老师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
在聆听了各种不同的课例后,就到了我们的研讨时间。相邻的两位老师对“怎样设计一份好的任务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研讨之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不同的观点之间进行了激烈的碰撞,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好的任务单都是基于学生、基于学科的,并且提出了我们不能为了任务单而任务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任务单。
我相信任务单必将成为孩子迈向学习成功的第一步,希望通过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而真正有收获的时光!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任务单引领下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