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认识到分数是有大有小的一种新的数,目的是度量小雨1的数,分数应该小于1而大于0.二是理解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理解1÷n(n>1)就是二分之一,从而理解分数的除法意义。三是理解分数在整体中的大小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前置学习,点燃情智。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回顾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以及分数各部分名称和意义,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基础进入今天的学习,更有利于进入认识分数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开展学习活动,生成情智。让学生经历一个桃的二分之一,一盘桃的二分之一,四个桃的二分之一……这样一个得到整体几分之一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这样的问题——平均分,怎样让学生理解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在分桃的时候在画圈时,要注意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画圈,画圈的目的又是什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四次不同的比较,在这四次比较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个整体的重要意义,也让学生逐渐体会几分之一主要和平均分的份数有关系,而和这个整体到底有几个物体没有关系。在整个新授的环节要着重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平均分的份数上,而不是每一份到底有几个。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够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发展情智。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两个游戏:我是分子1和抓小棒,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游戏,也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认识了几分之一。但是“我是分子1”这个游戏的安排,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这个游戏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也却反数学思维的深度,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动手、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的。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时,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要求过高,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