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相约
以书为伴,美丽人生 10-13
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安排2014… 09-30
最新文章
董玉巧6月教育随想 06-26
教育随感 6月 06-25
6月教学心得 06-25
王俊6月随笔 06-25
李俊 教育随笔 06-25
教育随笔-陈张霞 06-20
教育随笔 王郅 06-17
王桃教学反思(5月) 06-06
王俊5月随笔 06-06
刘佳敏 教育随笔 06-05
李俊 教育随笔 06-03
教育随笔-陈张霞 05-29
您现在的位置是: 常州市兰陵小学 >>成长足迹>>正文内容
星星伴我成长
发布时间:2015-02-02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春玲   来源:本站原创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星星伴我成长,星星是谁呢?他是四一班的42个孩子,他们是42颗闪亮的星星。蓦然回首,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一载有余了。细数与学生相伴的岁月,温馨美好。在无痕的教育中引领他们欣赏自我,齐心协力,快乐成长。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至于我管理班级,没有太多经验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做好每一个第一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节课是教学的关键,而第一节主题中队会课,第一次集体活动是新的班集体迅速形成凝聚力的关键。因此就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节主题中队会课,利用好第一次集体活动给班级定位,用争取第一名的目标来鼓舞学生的士气,增强集体责任感。随着校园生活的深入开展,提出活动争第一,学习也要争第一的目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班级是家庭,自主来管理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同学就是这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为了锻炼同学的能力,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我们应该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爱班级,乐于为集体做事,同时注意培养小干部,让他们自觉、主动地管理班集体。

  但是,光几个小干部来管理班级还不够,必须要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上的潜在某一方面的优秀的因素得以表现出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班级的管理。例如:责任心强的同学负责班级门窗的开关;某一天作业做的快的当这一天的作业组长,负责收齐全班同学的作业等。这样,有能力的同学都利用起来,不仅使每个同学都有事做,还强化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达到学生管理学生。

三、抓习惯培养,促整体发展   

    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我通过抓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因此,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行为习惯上,我力争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在勤学、纪律、卫生方面均做到规范。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班规,立下奖惩制度,按规定执行。在有同学做得不够好的时候,用集体舆论的力量进行教育纠正。因此,我班在校文明班级竞赛方面一直表现较好。

   学习习惯上,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知识,遵守纪律,要求学生要放得开,收得住,上好每一节课;作业方面,要求学生按时认真完成;早读课,在老师来之前,要求学生能自觉主动地看书、练字、背诵;午休时,要求认真复习功课,多读书。

四、在教学上

   每周都走进师傅的课堂,聆听她的教学,另外学校每周也请了李主任来帮助我们数学组的年轻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磨练,我在教学上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必须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并且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那样才会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对得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另外在我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两个班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了进步。

五、我的困惑和不足

 首先,作为教师,我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还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其次在常规管理方面,对于学生的常规管理方面我缺乏经验,还要向前辈们学习,汲取经验。

   做班主任和青年老师很幸福,有忙碌的工作很幸福,有理解自己的家长很幸福,有孩子们在耳边叽叽喳喳很幸福,有家人和同事及朋友的支持很幸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毫不吝啬的把阳光洒给我们,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老师吧,很累可是很幸福!加油!加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兰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237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