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融合 艺术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4-10-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云芬
今天我们迎来了E学习项目研究的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依旧由我们微作文组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几组画面留在了所有参与者的心中。
画面一:高度融合的课堂教学
今天,王妍蓉老师执教了《怎样写好开头》这一作文指导课。课的伊始,三幕唯美的电影开头吸引了学生眼球------《冰河世纪》、《阿甘正传》、《狮子王》。欣赏过后,王老师一语道破本次习作的主题:其实一部优秀电影的开头,好比一篇好作文的开头,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今天就来学习“怎样写好开头”。这样无痕的引入,切入主题是一种融合。
行课过程中,王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学生分享自己范文中开头部分时,王老师能够抓住关键的点进行点评,例如:你把我写成“女士”,顿时让我变得高雅起来。这样无痕的对话,拉近了学生与自己的融合度。
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参与其中,进行指点,学生有问题及时询问,解惑答疑;老师也能主动将自己的思考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此刻,老师是学生,学生是老师,学习融洽度难以言表。
画面二:积极主动的课后交流
戴晓娥院长和于纯老师与我们一起进行课后交流,大家交流非常热烈,有的关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有的关注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有的从教者对课堂驾驭度展开。王妍蓉老师是一位在作文教学上非常有想法的老师,从她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自己作文教学的一个规划:日记积累生活素材;系列作文习得写作方法;小练笔运用习得的方法。蒋琳校长评课中说道:王老师的课堂达到了艺术的高度,将学生引入艺术的熏陶中;她是一位有思考的人,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规划到位;课堂组织有序,小组合作学习效率高;她是有坚守,有追求的人,能够将一篇写人文章教学一到两个月,这就是一种坚守。
戴院长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想法,更是提出了如何将本节课重整的更加精彩,让我们关注几个点:1、时间的把握。2、目标的达成。3、资源的选择。将这三个方面推敲到位,学生的收获将会更多。
于纯老师评价王老师:她自身就是课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给学生一点“干货”,让学生知道写作开头中的“曲、直”、“宏、微”关系。
融合是一种高度,是一种境界。本次的活动留给我们很多值得学习和深思的内容,期待下次活动的精彩。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