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 提高效率(陈桃)
发布时间:2010-05-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chentao
教学《七律长征》有些难,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这精炼的56个字,我觉得利用资源是个很好的办法。
1.课前搜集资料,奠定基础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有的甚至前所未闻,怎样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只能课前搜集相关资料:1、查找关于伟人毛泽东的资料。2、查找关于长征的资料。为什么要长征?长征到底有多长?长征途中有那些著名的战役和感人的故事?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这些资料的搜集为课上很好地感悟诗意和情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资源,理解感悟
课上,我从题目入手,先了解了长征的历史,学生了解了红军当时的境地是上有敌机,下有追兵,敌强我弱,所以他们必须长途跋涉,在转移中寻求生存,只能走无人能走的地方,可谓“绝地求生”……这一交流,同学们对长征这一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紧接着,我播放了《长征》的有关图片,战火硝烟、流血牺牲、雪山草地,这些已经离孩子们很远的历史,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每一双眼睛都那样的专注,看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说,长征难不难?同学们异口同声:“难”。是啊!长征难!从诗句中你读出了难吗?同学们找到了“远征难”、“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岷山千里雪”……我又引导学生:这些诗句中哪一句总的概括长征难?学生马上找到第一句。除了这些还有吗?孩子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了补充,这些史料让孩子们深刻的体会到了长征之难,旷古未有,红军长征,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但是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再读诗找找看。于是,孩子们读到了“不怕”、“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暖”、“寒”、“喜”、“尽开颜”。难,却不怕,红军的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此时,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红军的钦佩,还听到了他们对于胜利会师的喜悦之情。
这节课上通过适当运用资料补充课文学习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通过搜集资料、交流资料、运用资料深入地理解感悟了诗意,更体会到毛泽东“长征精神”的内涵。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