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课堂,有效数学》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09-09-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亚芬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它结合了传统黑板和传统的计算机多媒体两大教学技术的优点,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它的“交互”功能优势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而且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氛围,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开展《互动课堂,有效数学》的研究,把交互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突破口来研究探索,力图通过课题研究, 使参加研究的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受益,使我们的数学教学的教育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一、 研究目标
(1)形成校本的基于交互白板的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的制作、筛选、集成过程提高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
(2)利用交互白板特有的媒体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体现为:
①运用交互白板进行“双基”教学,促进教师数学学科、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
②运用交互白板开展“主题”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3)探索交互白板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形成一系列的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优秀教学课例。
二、研究内容
1、 成立课题研究组。
在开学初,选择对课题研究有兴趣、肯钻研的老师组成课题主要成员,全体数学老师为一般成员。
2、 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
1) 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并及时摘录有关先进的理论与经验,制定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参考;
2) 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理解课题研究“双基”教学、“主题”教学的内涵;
3) 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白板的使用和白板课件的制作方法;
4) 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承。
学习形式主要有专家讲座、业务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促使研究成员对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对研究方法有进一步掌握,又能结合自身的研究情况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
3、规范课题管理
1) 加强对中心组成员的培训与管理。培养能吃苦、肯钻研、敢创新的科研中坚力量。本着从实际出发,本学期的研究活动对象主要为主要成员,力争本学期主要成员能通过自主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基本掌握白板的功能及简单的制作方法,独立制作一个白板课件,上一堂公开课,写出有关的心得体会,为下学期课题研究的全面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2) 严格课题管理制度,定时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我们将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上公开课、案例分析、课题沙龙等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形成初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个人加工(形成学案)――课堂实践――交流反思。形成经常性记录习惯,做好定期小结。
3) 研究资料管理。加强课题的电子化管理,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研究资料是我们研究的轨迹,在轨迹中分析、思考,能使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更为有效。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课例,每学期撰写一份有质量的实验论文或反思,及时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4) 研究资料汇总后将成为我们课题组成员互相学习的一个平台。本学期,我们将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上传理论学习文章、反思、案例评析等研究资料。
5)立足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积极探索白板教育技术的应用。
三、具体安排
月份
|
研究内容
|
责任人
|
9月
|
1、课题组制订新学期研究计划并交流。
|
陈亚芬
|
10月
|
1、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运用(插入视频和音频)
|
吴明珠
|
2、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为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
陈亚芬
|
|
10月~12月
|
1、 实验教师尝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录像)
|
|
2、探讨白板技术和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合理的整合。
|
|
|
1月
|
收集实验过程产生的资料和信息:
|
葛静芳
|
1、有关白板的理论学习文章两篇
|
|
|
2、教案一篇,配套白板课件一个
|
|
|
3、反思或论文一篇
|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