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班队活动方案
今天,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可以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里欣赏奇花异草。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无忧无虑。可是,有的同学却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一天早上,我班的##同学路过学校的水池,看到了这样一幕情景:
小品:《忘关水龙头》 (王世超、孙文健)
队员甲和队员乙到龙头上洗手。队员甲把龙头开得很大,用手把洞口赌住,让水从里面喷出来,射到对方的身上,玩罢,两人转身就走,不关水龙头,水哗哗地流。
主持人乙:##同学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很不满。他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呼吁大家节约用水。(读文章)听了吕凡同学写的文章,大家有什么感想?
主持人乙:是啊,不管在哪儿,我们人人都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约用电。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主持人甲:再请看小品《小华后悔了》。(五人表演者 吴聪聪 曹雨杨 苏诗蓓
陆威 潘艺强)
小华:(星期天早上九时半,小华在床上伸伸懒腰。)唉,真累,奶奶,几点钟了?
奶奶:(急急忙忙走过来)哎哟!我的小宝贝,快十点了,快起来。
小华:(马上起床,看了看衣服)这衣服有些旧了,给我换件新的吧。
奶奶:好,好,这就换,这就换。(马上递上新衣服)
小华:(满意地)嗯,这还差不多。
爷爷:(端来早餐)华华,快趁热吃,这是爷爷亲手做的面条,还香喷喷的。
小华:(瞪大眼睛,连连摆手,大叫)什么?又吃面条,我不吃,我要去广州宾馆买意大利粉吃。
爷爷:(陪笑着说)好好,我的乖孙孙,这面条留给我和奶奶吃,你吃意大利粉。
小华:(满意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晚上,一家人在吃饭)
小华:(饭掉了满桌子)
妈妈:华华,你看,满桌子都是饭,要注意点。
小华:(无所谓地)才那么几粒饭,算什么?米缸里有的是大米,要做多少饭都行。
爸爸:(严肃地)华华,你这样认为就不对了。要知道,一粒饭是来得非常不容易的。农民伯伯要经过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晒干,再加成大米。最后,我们还要把大米煮熟,才变成香喷喷的米饭。从播种到加工成大米起码要半年的时间。你每天都浪费几粒米,一年下来就有一麻袋了。你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呀!
小华:(低下头)爸爸,我真后悔。以后再也是浪费了。我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大家:(拍手,异口同声地)好,真是太好了!(退场)
主持人乙:看了这个小品,大家有什么感想?
主持人乙:是啊,我们少年儿童应该不挑吃、不挑穿、不乱花钱,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主持人甲:再请看小品:《铅笔的哀叹》(唐佳玲)
一个化妆成铅笔的队员上,叹息着:
生在森林野山,
长在工厂车间,
为学生服务,
咱心甘情愿。
谁知主人无聊,
削铅笔当作好玩。
一毛钱一支铅笔,
几分钟剩下半段。
随手扔进垃圾里。
如此浪费现象,
实在令人心酸。
主持人甲:听了铅笔的哀叹,大家有什么感想?学习用品是我们的朋友、学习的好帮手。每一样学习用品都倾注着无数人的劳动心血,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惜学习用品,不乱丢、不故意损坏。
主持人乙: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边远的山区,还有许多失学的儿童,他们吃不饱,睡不暖,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了。请看调查报告《水和电》。(孙文建)
队员5人(6、4、42、31、10):我们都是水,你们知道吗?
A: 一吨水可以发电5410度。
B: 一吨水可以磨粉34袋。
C: 一吨水可以生产药片2000片。
D: 一吨水可以炼钢130公斤。
齐:节约一吨水,为国为民作贡献!
队员5人(34、18、19、45、27):我们都是电,你们知道吗?
A: 1度电可以生产化肥3公斤。
B: 1度电可以织布
C: 1度电可以炼钢30公斤。
D: 1度电可以供洗衣机使用5小时。
E: 1度电可以缝制衬衫10件。
齐:节约一度电,为国为民作贡献!
主持人甲: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一吨水、一度电的功劳有多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8条要求我们做到: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用水,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一条。
主持人乙:让我们都来做节约小能手、小小理财家。请听儿歌《我是小小理财家》
别看我是小娃娃, 我是小小理财家, 我是小小理财家,
理财方面是行家, 理财不比大人差, 新一代的红领巾,
不铺张,不浪费, 勤动脑,巧计算, 看得远,算得精,
该省的省来该花的花, 不攀比来不乱花, 科学消费分得清,
勤俭节约人人夸。 理财章在胸前挂。 做祖国建设的, 小精英。
主持人甲:让我们记住勤俭节约的一些名言警句。
队员:(3-5人)节俭相互,人之美德。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我们一起把这些名言警句来读一下。
主持人乙: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主持人甲: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主持人乙: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主持人甲: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主持人乙:节能降耗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