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 四(1)班钱希文 在知识的海洋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例如,有一个星期天,妈妈给我做了一道奥数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1千米,行了4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0千米,要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我迅速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41×4=164(千米),164+10=174(千米)。然而妈妈摇摇头说:“再仔细想想”,还叫我把题目里的关键词圈起来,我又耐心地把题目读了一遍,把“中点”一词圈了起来,这时,妈妈提醒我:你可以画画线段图啊!我马上在草稿纸上画起了线段,顿时我明白了,原来我把“中点”的“中”理解成了“终点”的“终”,结果就错了。我立刻写下了算式:41×4=164(千米),164+10=174(千米),174×2=348(千米)。正在我得意之时,妈妈又说:“请你再仔细读一读题目”,只见妈妈在“刚好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0千米”的下面重重地划了一条线,在刚才画的线段图上的中点处的右侧点了一下,我对着图想了想,用笔在上面比划着,突然我高兴地喊起来:我知道了。我飞快地写出了算式, 41×4=164(千米),164-10=154(千米),154×2=308(千米)。原来这道应用题中的“离”字没说超过中点,还是没到中点,所以有了一题多解,这道题就有了两个不同的答案。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按常规的思路去理解,有时想问题不是很全面,就会造成错误。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正确理解题意,思考问题要全面,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