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爱生故事(陈亚芬)
发布时间:2014-0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亚芬
谈爱生故事
兰陵小学陈亚芬
真爱大爱无影无形,它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爱可能没有故事。就像老舍先生在《想北平》里所写,“我爱北平,但我无法说出我的爱。”
我扪心自问,我是爱我的学生的,像爱我的孩子一样。但我的爱学生,不仅没有多少故事的要素,甚而至于,在有些人眼里,或与“爱生模范”相比,我的行为不仅算不得爱,简直可以说是“不负责任”:我几乎从来不为学生的迟到或迟交作业而斥责学生;甚至对少数学生的少做作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允许同学课堂上内急时不用报告而直接上厕所。我的肠胃不好,我自己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内急。节假日,我几乎不布置什么书面作业。我也不主张学生对待时间像对待海绵里的水一样,榨的干干的,排的满满的……。但我以为这些做法恰恰是出于爱。因为,我也做过学生。我始终记得年轻时侯,我的老师的做法,并始终认为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他们说2加1大于3(2小时学习加一小时玩,大于3小时学习的效率);中午时分,我还记得我的老师会来“清场”:“走走走,出去活动活动。”至今还记得陪老师打乒乓的情景……。因为我也是家长,我也是从孩童走过。
一切的真爱,其出发点和归宿必然是利人,而不是利己!许多的“爱生秀”令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但你只要看看他的动机或结果是利己还是利人,便能分清他是真爱还是伪爱。作为一个学科老师,您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没有错。但请您自问,您的“严格”都是“为学生好”吗?有没有为己的成分?当您一遍遍地让学生机械重复的时候,当您为某个学生的某个小错大发雷霆的时候,当您在为差生拖了您平均分后腿而被领导批评而正生气正痛苦的时候……亲爱的同行们,在您被您的“认真负责”感动之余,请反思:为师者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分数与人格健康、身体健康相比,哪个更重要?分数是否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意义?领导的表扬是否都值得在意?……你们评价老师的标准能不能唯分数唯名次?你们所有的赏罚是不是真的有利于“三个一切”?鼓励老师死楸,鼓励老师恶性竞争,在你们心中是分数重要,还是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要?……
辨别真爱还是伪爱,那就是从“被爱”的对象——学生的角度。“真爱”就像阳光和雨露,被爱的阳光照耀、被爱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学生一定像花朵一样,幸福无比;一定会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一定是绿色食品,安全无公害……随便问一个学生吧,你幸福吗?看看百度贴吧上的学生贴,几乎是铺天盖地的发泄和谩骂!这些孩子也太不懂事了,老师给予他们那么多的爱,却使他们细胞中装满了毒素!是孩子出问题了,还是所谓的“爱”变了味了?姑且还是假定“孩子不懂事”吧。长大了自然就能体会老师的苦心了。就说顺利地上了大学的、在升学率上立了功的这部分学生吧。在中学里,他们并没有真正懂得学习的目的和人生的真谛,中学生涯简直成了他们的一段恶梦;进了大学,遇到了自由的土壤,于是逃课、上网、恋爱就成了他们这类大学生的常态!像马加爵那样的也绝非个别!病在大学,而病毒正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爱”!
我爱学生。但,我对学生的爱没有多少故事要素。鲁迅曾有“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我也仿作一条,叫做“老师于学生无恩论”。
真爱不是挂在嘴上的。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