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教育科研)>>电教论文>>文章内容  
案例学习:白板给我“高飞的冲动 ”
发布时间:2009-08-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玉华

 

白板给我“高飞的冲动

在以往的传统课堂,形式单一向学生呈现的信息量少。课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但是由于要穿梭忙碌于讲台和计算机之间,这使得课件的使用成为了一块巨大的“鸡肋”。白板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此类问题,它功能强大优势明显,使用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我们一线的教师简直要为白板欢呼。

但是要使用好它,以这个平台为依托上做出更多的事情来就需要其他计算机知识的辅助了,比如做课件、课题网站、课程设计、图片、视频、音频的处理等等,都需要熟悉其他大量软件功能。

这激起了我对信息技术再一次学习的热情,又学习了好多新的知识,还被选定为白板课题研究负责人。 由于使用的时间短 经验也

比较缺乏,所以现在我就我的这节“世界各地”单元《秦兵马俑》一课谈谈我对白板的一点肤浅的认识(本来想一气备好这一单元的白板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他事情耽搁了很是遗憾)。

一、 设计思路

《秦兵马俑》一课生动地描绘了秦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采用传统课堂(第一课时)与网络课堂(第二课时)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利用赏读课文、浏览网页、搜集资料、共享交流等符合高年级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创设生动活泼、又能自由发挥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二、 上课方式的改变

人生有两大部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我们领着学生多少年来读的就是这第一部,偶尔课堂会有蜻蜓点水般又几幅画面。虽然说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但是如果你从没见过大海,你的想象永远不及你对大海匆匆的一瞥来的震撼,这就是无字书的魅力所在。只有两本书合二为一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以白板为载体的信息化技术下的无字书,给我们开拓了课堂内的“第二课堂”。它让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遨游在一个没有时空限制的课堂。它使我们的材料资源型课堂向环境型课堂转变,这种整合,不是混合,是融合。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白板课堂让我真正地由 以往的“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是一种由内到外的变革。而这知识也有学生自己积累的功劳,这样的上课模式能比较容易地“授人以渔”,给他材料,让他自己观察,让他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吗?白板给了我们这样难得的契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加以利用它、发扬它、传播它。

对同一主题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材所提供的有关秦兵马俑的信息是有限的,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他对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利用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大多数的学生受年龄、心理、能力、时间、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抽提内核真正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秦兵马俑"专题网站是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有关于课文中所介绍的六种类型的兵马俑的大量的图片和相应的文字说明介绍;有关于秦兵马俑的发现、及所获荣誉;有关于秦兵马俑博物馆及三大俑坑的录像片,还有相关的歌曲、美文......,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探索

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感知、理解、应用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它不是学习方法的或学习方法的综合,而是反映学生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惯性的程式。

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我们学生即将参加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中文赛事”,就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作文或解决跨学科问题的综合性测试项目。

《秦兵马俑》一课中,课文中的内容仅是介绍了兵马俑的较为浅显的知识,课本也仅有两张不是很清楚的小图片,这很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本课第二课时,我带领学生来到网络课堂,让他们放手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由于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因此同学们兴致很高,他们就学习资料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利用,并且在课堂上学会了演讲说明。

这正符合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也逐步由重视结果过渡到重视过程来,也就是注重学习方法中来。

四、 促进交流内化与延伸拓展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再加上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的渲染,同时通过语言的动情描述:"在遥远的战国时代,诸侯争霸,战火四起,秦始皇用了整整10年时间,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在这十年间,有多少男儿告别年迈的父母,告别新婚的妻子,踏上征程,奔赴战场......",在多种感观的刺激下,学生一定会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此时,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民族自豪感的生成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时,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朗读、欣赏、想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把秦兵马俑的美,雕塑艺术的美,传统文化的美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渗透进自己的血液里,达到文化的濡染作用。

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专题性研究,激发进一步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本课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形成的技能扩大到课外、校外,从而有效完善自我认知结构,最终完成"秦俑文化"这一知识的建构。

在进行专题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充分开发学习伙伴间的素质差异与思维差异的互补性,帮助学生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 白板小功能的大作用

白板比鼠标的种种便利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节省了老师学生的时间,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其自身所带的各种附属功能也给我们课堂带来了新意,它的放大镜、探照灯、遮罩功能对于随机预设悬念、重点再现、提高学生兴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老师创设有活力课堂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在白板系统中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小功能——“倒计时”。我一看到就和自己以往的教学结合了起来,以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三个一方法,即进行一分钟快速写字,一分钟背诵新文章,一分钟朗读。当然,小学生行动慢点,我们变为了两分钟。以往都是看表,现在把这倒计时表一开,同学们的兴趣、积极性、竞争性更高了。

本课的第二课时我就用了倒计时一分钟背诵课文,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利用白板与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促进学生掌握并运用新型的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世界的浩瀚,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能够共享集体智慧的成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

我想用海勒说过的一句话结束我的文章: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教师论坛 青师成长营 班级网站
    装备管理 一周菜谱 市基础教育
    教育督导网 课表查询 设备报修

    主办单位:常州市兰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237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