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发布时间:2009-0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玉华
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昂首阔步地走进了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丰富的视听材料,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阅读能力等的限制,对于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不是那样容易地被学生所接受。多媒体技术可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变成集声、文、图、形于一体的画面图式,为学生提供多彩的认识途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文章的感情,这就需要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九色鹿》这课时,在课的开始,我首先放了一段九色鹿的录像片,学生亲眼目睹了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的九色鹿在森林中奔跑的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九色鹿吗?”用录像的形式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情境,带着他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体会九色鹿的美丽可爱。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接着开始提问:“你能读出九色鹿的美丽可爱吗?”在饱满热烈的情绪中,一只只手举得高高的,学习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的:“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和色彩,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变抽象为形象……,可以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从实体情境到语表情境,创造出了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在教学《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时,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事先搜集有关航天飞机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比如航天飞机的历史、航天飞机如何升空,航天飞机如何着落,在太空中它又是怎样发射和回收人造卫星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航天飞机的科学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的航天科技知识。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江泽民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尊重、信任学生,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依靠自身能力,主动发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不仅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更尝到创新的乐趣,最终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生命的庄歌》的“生命桥”一文时,学生不明白“山涧上空划出的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是怎样让年轻的羚羊获得新生的。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自由讨论了解他们的求生方法。这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电脑动画,在教师的指点下演示出来,一幅幅动画展示了这一悲壮的过程,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劲头。
四、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多媒体技术可以以奇特的动画效果、生动的解说、优美的乐曲,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观,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因子,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用课件展示天鹅勇敢地用身体撞击冰面的全景、近景及铿锵有力的号子声,把学生“带入”冰天雪地的湖面,使他们“置身”于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激昂有力、团结振奋的旋律中感受那生命的力量、团结一心的凝聚力,说一段赞美天鹅的话。这时学生早已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 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家用摄像机越来越普遍了,DV也正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正因为此,我把我前几年去九寨沟旅游的一些景点的美丽景色拍了下来,那么如何让我的学生也能领略九寨沟的大好山水呢?于是,我把前几年拍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并刻制成光盘,运用电教手段放给学生看,看着这好像在眼前的景色,学生一边看一边不断的发出惊呼声。“哇,真美啊”,“老师,我们真想去九寨沟玩哦,我要回家叫我妈妈带我玩”……一边看,我一边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片子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细心地观察那些清澈见底的水。片子看完了,于是我要求他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我所看到的九寨沟》,有些学生似乎没有看够,提出还要看一遍,我又重放一遍满足他们的要求。看第二遍的时候,学生似乎看的更认真了,有的一边看还一边在纸上记下什么。作文交上来了,绝大部分的学生写的真不错,写的既生动又充实,有血有肉。
现在的小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很简单,他肚子里没有材料,没有写作素材,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写出满意的作文呢?如果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能够根据题材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体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那一定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使之“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则必然会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文章自然写得好。
世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储备,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支撑点”提高学生运用表象进行想象的能力。多媒体,学生置身其中,身心倍感轻松愉快,思维也异常活跃。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教师恰当的点拨、循循的诱导、及时的鼓励等手段及方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