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负增效的案例写作 09.11 市教育局 殷涛 一、 案例的定义:(个案、实例、案例) 定义:含有研究价值在内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典型性、启发性、客观性) 二、 撰写案例的意义: 1、深刻地认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2、主动地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 3、有效地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分享减负增效的经验做法。 三、案例的构成(事例+反思) 四、案例的构成要素: 标题、背景、问题的描述、问题的解决、反思和讨论、附录。 (事件) ( 反思) 1、 标题:用事件定标题《英语课的最后5分钟?》、用主题定标题 2、 背景:间接背景(在前)和直接背景(在后) 3、 案例的展开:(描述和解决):目的要明确、情景要完整、取舍要恰当(强化精彩场面) 4、 案例的分析: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和教训。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突出重点、见解要独到 五、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1、注意收集素材: 2、掌握写作技巧: 六、减负增效案例范围 1、学校管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计划安排、 2、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作业的布置和讲评、教与学的评价、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减负增效案例的要求 1、针对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结合各自的思考和教学实践。 3、主题明确、内容真实、方案切实可行。 (1)主题要明确,内容要真实,方案要切实可行,围绕减负增效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立问释疑; (3)提倡一事一议,角度小而立意新,如学案编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突出针对性和典型性; 4、文字简洁,层次明晰,每个案例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 八、避免的问题: 1、 主题明确: 较好的题目《跳出语文教语文》《捕捉资源 因势利导》 2、 结构不合理:论文以议论为主,案例以叙述为主 3、 缺乏典型性 4、 描述和分析脱节 九、常见的几种案例类型: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课例式案例、论文式案例 ★ 推荐两本书《走进新课程》《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郑金洲著) 王妍蓉记录 09.1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