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真实并实用的感受。这本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和孩子建立友谊平台,是和孩子沟通的必读书。作为一名教师,我确实感受到看书后的效果,它就像给我走向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我切身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 我们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沟通技巧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书中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做老师的在平常不知自觉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教了我们很多好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能接受的好方式。翻着书中的漫画部分,一边看一边禁不住地感叹:怎么会这样呀?我也这么做过。书中的很多案例,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 本书讲述了很多方面,其中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赞赏孩子;运用“恰到好处”的语气。其实这些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真正与孩子有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书中讲到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1.全神贯注地听;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3.说出它们此刻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不是逻辑上的解释。那么,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如果我们能好好倾听学生,与他产生共情,那么就能有助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把学生当作成人来尊重,换位感受,体验学生心情。学生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相信这本书会为我们老师提供有力的支撑,帮助我们以各种策略来应对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让我们用充满爱心的语言来管教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他人的感受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学生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与孩子沟通,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除了跟孩子沟通之外还要善于总结。应该去了解哪些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哪些不是,哪些能激怒孩子,哪些能让孩子得到安慰……没有什么更能代替你自已的亲身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