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我聆听了颜莹主任《教师论文写作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专题讲座,听完讲座后,我受益匪浅。 颜主任从论文写作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一线教师提高专业表达能力提供了一条可学习、可操作、可实现的技术路径。 教师的教育写作能力决定着教师的专业面貌和发展高度,而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教育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推动自己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之前我总是觉得写作很难,无话可讲,每到写论文都是各种理论的堆砌。听完讲座后我明白了教师的写作在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日常教育教学的点滴,但是教育写作不仅仅是记流水账,记录的内容要进行反思和再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路径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写作的关键在于真实,用文字还原真实的教育实践,在反思中探讨蕴含的教育理论、真情实感,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我们要注重自我审视,写作素材要靠长期以往的不断积累,如积累教学点滴、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教育得失、回顾原有认知。 颜主任提出了写作的几个“秘钥”: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写作,加入专业发展团队,救助课题研究进行写作,反复修改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倒过来写论文”。回顾我自己的论文写作方式,找到一个写作主题后我开始知网大量搜索文献寻找相关理论,然后把自己的案例往里面套,套的过程中往往发现主题并不契合,让我很是困扰。而颜主任分享的陈铁梅老师运用的“倒过来写论文”的方法让我恍然大悟,生搬硬套怎么会出好的文章。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就把课堂点滴或者磨课经历进行梳理,辨析并提取有效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在看书籍杂志的过程中寻找匹配的理论,将找到的理论和自己的理解记录在案例旁边,这些案例就成为了写作的基础储备,写作也就变得顺畅许多。 因此,要想写好教育写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用心去捕捉教育生活中平凡的小故事,为我们的论文积累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