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过处,五谷飘香;墨香到处,孩童开怀。篆刻,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既彰于庙堂,亦显于民间,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围绕我校首届书法节系列活动,六年级的同学们专题研究性学习了“篆刻艺术”。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同学们运用学到的篆刻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篆刻发展史;收集图片资料,用一张张精美的小报展现出篆刻家们的故事。走出校门,漫步青果巷、各大公园、图书馆等文化胜地寻找生活中的篆刻。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意的篆刻巧匠让印章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彰显了画在印上、印在画中的中国韵味。
10月26日下午,六年级的同学们专场采访了篆刻大师——周仰谷先生。周仰谷是常州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过多年研习,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一开场,周大师就和同学们聊到了篆刻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家来了兴致,提问此起彼伏,周大师亲自实操,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展示篆刻的技法,他的演示让大家大开眼界,原来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出刀明确,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除了刀法,还要心手一致,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刀感、手感与心意相通,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最后,在周大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学校的篆刻长廊,了解兰陵小学与篆刻的特别情缘。
与此同时,篆刻拓印体验活动正在六年级各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浸湿、敲打、蘸墨,在小心翼翼地操作之下,一幅幅作品就神奇般地呈现出来。同学们纷纷赞叹篆刻文化的博大精深,畅述亲手制作的快乐。
文化若长河,艺术如明镜。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代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寸之间,汉韵薪传——愿此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粒种子,传承创新属于他们时代的篆刻艺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