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教学研讨的热情依旧洋溢,微作文项目组的两位低段老师吴芸和王郅老师尝试了口语交际课《小兔运南瓜》的同课异构。两节课的课堂环节流畅自然,较成功地完成了口语交际的目标,为低段学生自由、规范的言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吴芸老师在教学中图文结合,在情境中明确要求。低段的孩子乐听故事、乐说故事,也乐编故事,吴老师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本课中的几幅插图,并结合书中文字,由浅入深,以问助答,循序渐进。如:小兔遇到了什么困难,最后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那么,小兔是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的呢?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们明白了第二幅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即小兔运南瓜的方法和过程,这也是对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一种引导。
王郅老师围绕中心,讨论问题,层层深入。首先王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小兔运南瓜的具体方法,为小朋友们营造了很轻松的课堂氛围,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讨论。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们的办法虽多,但并不是每个办法都实用,老师还应教给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众多办法中精中选精。王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鼓励孩子们用图解方式逐一讨论运南瓜方法的可行性,并相机归纳要点。
评课中,老师们充分肯定两节课的课堂效果的达成度,并进一步提出后期可供思考的问题。比如我们要更关注顶层设计,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要整合研究;决定课堂环节中哪里可以“粗枝大叶”,哪里需要“精工细作”;细节处怎样操作更合适?
低段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慢慢地实现从“侃侃而谈”到“妙笔生花”的转变。学生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乐于“出口”,才能巧妙“成章”。老师们,且行且思,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课堂更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