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讯息>>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基于版块解读的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费丹露

9月26日下午,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自开学以来的第3次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由谢教导主持,谢教导带领大家进行了基于版块解读的教学案例分析,总共分以下3大版块。

一、解读分数意义的产生、发展历史。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叫做分母,表示有这样多少份的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二、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体系。

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分数的意义”的编写上基本相同,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有层次的呈示了本知识,但是在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和表述上稍有不同。人教版教材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先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然后再指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他们叫做单位“1”。北师大版教材编写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突出对分数意义的感悟,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材没有出现文字表述的概念;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渗透分数的相对性。

三、分析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1)学生原有经验干扰、特定年龄及认知的偏差,其中最常见的是难以区分个数还是份数;

(2)教师对年龄段要求把握不清楚,分数意义的抽象性是造成学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但教师教学的不当策略更是造成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到位不深刻的原因。             

此外,每位老师的备课进行及时总结反思,写出自己的困惑、体会和总结,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家共同的感悟是:备课交流是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这次备课交流,大家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总之,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大家集体学习,改进自身不足,提高了自身教学能力。(图文:晏丽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教师论坛 青师成长营 班级网站
    装备管理 一周菜谱 市基础教育
    教育督导网 课表查询 设备报修

    主办单位:常州市兰陵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晋陵南路237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